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2020年2月2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主要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部署下一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前一段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1月7日,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就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1月20日,我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大年初一,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之后,我又先后主持召开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1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工作。2月10日,我到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连线湖北和武汉抗疫前线,听取前方中央指导组、湖北指挥部工作汇报。我还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等会议,从不同角度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我时刻关注着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都作出口头指示和批示。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部署工作,中央指导组积极开展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形成了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展现了人民子弟兵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特别是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展现了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卫生健康、发展改革、工信商务、外交外联、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财政金融、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市场监管、社保医保、资源环境、国资林草等部门和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战线各司其职,人大、政协以及各人民团体等主动担责,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抗击疫情斗争。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捐款捐物,展现了同舟共济的深厚情怀。
近一段时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打胜仗首先要有正确战略策略。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我们依法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措施严格管理。我们把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各方面力量支持疫情防控作为重要保障,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们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我们立足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因应施策,把武汉和湖北作为全国主战场,对其他省份加强分类指导,严守“四道防线”,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
二是加强对武汉和湖北防疫的统一指挥。1月22日,党中央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气,但该出手时必须出手,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党中央把武汉和湖北的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提出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明确要求,强调要采取更加严格、更有针对性、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把疫情扩散势头遏制住。中央指导组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对湖北和武汉防控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我们举全国之力予以支援,组织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迅速开设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医院和方舱医院,千方百计增加床位供给,优先保障武汉和湖北需要的医用物资,并组织19个省份对口支援。针对湖北和武汉前期防控工作存在的严重问题,党中央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领导班子作出调整充实。
三是统筹抓好其他地区防控工作。各省区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疫情发生时恰逢春节返乡高峰,为从全国层面控制住蔓延态势,我们向社会发出减少人员流动、协同抗击疫情的号召,并及时延长春节假期,为可能出现的春运人潮踩了“急刹车”。同时,对北京、浙江、广东等人口流动大省大市及湖北周边省市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针对节后人员大范围流动可能带来的疫情扩散风险,我们提前部署延迟开学、灵活复工、错峰出行,在健康监测、人员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严格措施。
四是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战。我们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疫情防控急需医疗物资的生产企业迅速复工达产、多种方式扩大产能和增加产量,对重要物资实行国家统一调度,建立交通运输“绿色通道”,多措并举保障重点地区医用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我们抓好农副产品生产、流通、供应组织工作,做好煤电油气等供应,保障了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总体稳定。我们全力推进医药研发和临床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中外历史上,大疫大灾往往导致社会失序,社会失序又使抗疫抗灾雪上加霜。我们推动做好社会面安全稳定工作,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维护医疗秩序、市场秩序等,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加强群众心理疏导和干预。疫情防控前期,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蔓延,采取严格的交通管控措施是必要的,但在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过头行为,我们及时督促各地予以纠正,现在交通干线秩序基本正常。
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我们加大宣传舆论工作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氛围。我们规范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我们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我们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特别是群众的集中诉求,不回避矛盾,积极推动问题解决。我们改进和加强对外宣传,运用多种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及时揭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污蔑抹黑、造谣生事的言行,为疫情防控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七是积极争取国际社会支持。这次疫情发生后,我们怎么应对、应对效果如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电话、信函、声明等方式对我国表示慰问和支持。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迅速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不仅是在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采取的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的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为世界防疫树立了典范。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湖北和武汉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各种支持的国家、国际组织、友好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在抗击疫情中不幸罹难的同胞、牺牲的医务人员,表示深切的悼念!向正在同病魔作斗争的患者及其家属、因公殉职人员家属、病亡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二、关于当前加强疫情防控重点工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当前,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第一,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要紧紧扭住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两个关键,切实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要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输出,大幅度充实基层特别是社区力量,加大流行病学调查力度,织密织牢社区防控网,实行严格的网格化管理,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把控,开展拉网式筛查甄别,对确诊患者应收尽收,对疑似患者应检尽检,对密切接触者应隔尽隔,落实“四早”要求,找到管好每一个风险环节,决不能留下任何死角和空白。要毫不放松外防输出,继续实行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要继续加大救治力度,多渠道扩增收治床位,尽早实施医疗干预,尽可能让患者在轻症阶段得以治愈。要加大重症患者救治力度,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加强中西医结合,疗效明显的药物、先进管用的仪器设备都要优先用于救治重症患者。要发挥好高水平医疗团队作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重症救治、病例指导、方案优化等方面更好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加强力量薄弱地区防控,统筹做好各市州防疫工作,积极协调对口支援省份,重点加大对确诊病例较多市州和医疗力量薄弱市州的支持力度。要加强对县乡防疫工作的指导,增援县域定点医院,防止出现“带病下乡”和“带病回城”的风险。要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
第二,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首都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坚决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大环节,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尽最大可能控制疫情波及范围。要守住入京通道第一道防线,做好健康监测和人员管理,加强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其他省份也要加大支持力度。要加强重点防控部位人员的物资保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及时调配,在京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给予支持。
第三,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目前,已经有超过2000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有的医务人员以身殉职,我心情十分沉重。前几天,我就此特地强调:“一定要保证在湖北(武汉)医疗队伍安全有序、统筹协调、有力有效、及时迅速开展工作。指挥调度、后勤保障要科学到位。对医务人员的舒缓压力、生活保障、必要休整、精神鼓励务必及时加强落实。”要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落实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统筹安排轮休,加强心理疏导,落实工资待遇、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待遇,完善激励机制,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抗疫斗争。要切实加强防止医院感染工作,做好医务人员科学防护和培训,对已被感染的医务人员全部免费治疗,尽最大努力减少牺牲。对参加一线战斗的医务人员,要尽快出台关心关爱的政策举措,及时安排免费体检,将来要增加带薪休假时间,并将抗疫表现列入职称评定指标之中。当前,湖北和武汉一些重要医疗救治设备和物资还处于紧平衡状态,要扩大国内生产,尽快满足相关医疗需求。要密切监测市场供需动态,积极组织蔬菜和畜禽等生产,增加肉蛋奶等供给,畅通运输通道和物流配送,着重解决好生活必需品供应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四,加快科技研发攻关。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我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还比较初步。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加强传染源、传播致病机理等理论研究,为复工复产复课等制定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控指南。要加大药品和疫苗研发力度,同临床、防控实践相结合,注重调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的积极性,在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推广有效的临床应用经验,力争早日取得突破。要加强病例分析研究,及时总结推广有效诊疗方案。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支撑疫情防控工作。
第五,扩大国际和地区合作。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要继续同世卫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同有关国家分享防疫经验,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第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要继续做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解读,深入报道各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完善疫情信息发布,依法做到公开、透明、及时、准确。要广泛宣传一线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适应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加快提升主流媒体网上传播能力。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对善意的批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对借机恶意攻击的坚决依法制止。
第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疫情防控期间采取一些严格的管控措施是完全必要的。到了现在这个阶段,除湖北和武汉等疫情防控任务重的地区外,要注意把握好度,尽量采取对群众生产生活影响小、带来不便少的措施。要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化解疫情防控中出现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要主动做好心理疏导,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确诊人员、隔离人员和病人家属。要依法严惩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第一,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整合力量、全力抗击疫情,这是很大的挑战;在疫情形势趋缓后,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这也是很大的挑战。既不能对不同地区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阻碍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又不能不当放松防控、导致前功尽弃。我在2月12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提出,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现在,全国有1396个县(区)无确诊病例(占46%),还有一些县(区)累计病例很少、基本没有新增病例,这些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符合条件的省份要适时下调响应级别并实行动态调整。
第二,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宏观政策重在逆周期调节,节奏和力度要能够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已经出台的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企业。要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一些行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要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门存量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保障重点支出。一些地方财政受疫情影响较大,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要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优化预算内投资结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好已有金融支持政策,适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要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债务偿还、资金周转和扩大融资等迫切问题,创新完善金融支持方式,为防疫重点地区单列信贷规模,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专项信贷额度。要调整完善企业还款付息安排,加大贷款展期、续贷力度,适当减免小微企业贷款利息,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
第三,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针对部分企业缺工严重、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等突出矛盾,因地因企因人分类帮扶,提高政策精准性。要鼓励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解决个体工商户尽快恢复营业问题。要加快推动线上登记失业和申领失业保险金,确保失业人员应发尽发、应保尽保。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第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要精准对接,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吸纳当地就业。要组织好产销对接,抓紧解决好贫困地区农畜产品卖难问题。要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对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返贫致贫的,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第五,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区域之间要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要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资金和政策性金融,优化投向结构。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第六,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现在,春耕备耕已从南到北陆续展开。要抓紧解决影响春耕备耕的突出问题,组织好农资生产、流通、供应,适时开展春播。即使是疫情最重的湖北和疫情较重的省份,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场所大多在田间野外,一些不合理限制要取消,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要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畜牧水产养殖业全面发展。
第七,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再叠加物价上涨因素,部分群众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可能增多。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副食品供应。要密切关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要保持疫情期间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鼓励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有序恢复营业。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对患者特别是有亲人罹难的家庭要重点照顾,安排好基本生活。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要统筹做好其他疾病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做到急重症患者救治有保障、慢性病患者用药有供应、一般患者就医有渠道。
第八,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定国际市场份额。要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合规的外贸政策工具,扩大出口信贷投放,适度放宽承保和理赔条件。要简化通关手续,降低港口、检验检疫等环节收费,推出更多外汇便利化业务。要鼓励各地促增量、稳存量并举,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要扩大金融等服务业对外开放。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
四、关于加强党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能不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领导责任,特别是抓落实的职责,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干部政治上过不过得硬,就要看关键时刻靠不靠得住。总体看,在抗疫斗争中我们的干部队伍是好的,是经受住考验的,但也有少数干部表现不佳甚至很差。有的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畏首畏尾,什么都等上面部署,不推就不动;有的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情况弄不清、工作没思路;有的敷衍应付、作风飘浮,工作抓而不细、抓而不实,仍然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的百般推脱、左躲右闪,甚至临阵脱逃。这些都是对党对人民极端不负责任的,决不能容忍!必须坚决纠正!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必胜之心,拿出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屈服的大无畏革命气魄,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用行动展现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必须增强责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必须增强仁爱之心,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必须增强谨慎之心,对风险因素要有底线思维,对解决问题要一抓到底,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各级党组织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要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对紧要关头当“逃兵”的要就地免职。要及时宣传和表彰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和先进集体。对在斗争一线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可火线发展入党。对在斗争一线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各级党委和政府,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根据情况分层分级予以表彰和嘉奖。
基层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线,也是复工复产的第一线,是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要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服从大局、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一段时间以来,广大基层干部和深入基层的各级干部特别是湖北、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干部群众连续作战,十分辛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多关心关爱他们,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上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抽调更多干部支援基层。要防止各条线多头重复向基层派任务、要表格,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工作之中。
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要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组织动员所联系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对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要加强组织引导、畅通渠道、鼓励支持。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指导和帮助企业等会员单位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慈善组织、红十字会要高效运转,增强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让每一份爱心善意都及时得到落实。
在这次应对疫情中,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入研究如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和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动医防结合,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最后,我给今天参加会议的同志们提3点要求。一要狠抓工作落实。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再叠加这次疫情影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更大。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坚持问题导向,分层级理清影响落实的问题,一个一个去解决,把工作落到实处。二要增强忧患意识。这个问题我反复强调,2018年1月我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其中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第一时间提出意见和建议。三要提高工作本领。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增强综合能力和驾驭能力,学习掌握自己分管领域的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内行领导。
同志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雄厚的综合实力,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也一定能够保持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0年是学校启动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工作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六大发展战略”为统领,统筹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与江苏省卓越院校建设,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全力冲刺江苏省10所标杆院校建设,为争取高职本科层次办学蓄能聚力。
一、深化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党的建设
1.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刻认识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意义,切实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坚决落实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决策部署,毫不放松地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切实将“两严防、两确保”即“严防扩散、严防暴发,确保一方净土、确保生命安全”落到实处。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线下教学组织与管理。坚持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两不误,用行动展现江苏建院人的责任担当。
2.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创新教职工政治学习形式,加强日常学习督查。持续推进“思政五项工程”,形成“十育人”工作合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领导权。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加大主流媒体宣传效应,强化日常舆情监控处置,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探索推进网络思政中心建设,持续做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使用。集聚整合资源,全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全省高职院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深挖学校特色文化,培育校园文化品牌项目,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红色文化品牌,建成中国礼射文化展览馆和大学生文化素质中心。
3.强化优化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运用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优化干部考核办法,激励干部讲担当、讲落实、讲实效,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队伍保障。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健全干部选拔任用体系,做好处、科级干部充实完善工作,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落实干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谈心谈话、请销假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作用和保障作用。
4.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组织体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按规定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创新党校教学与管理方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做好检视整改工作。推进基层党组织“提质增效”行动,开展基层党支部“优质化建设年”活动和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提升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质量,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5.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建工作组织责任。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在学校办学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重大事项上的政治把关作用。强化院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聚焦主责主业、聚焦事业发展,激发党员教师履职尽责、奉献担当的使命意识。推进纪检组织体系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推进巡察工作,适时开展巡察“回头看”,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重要事项监督制度和中层干部廉政档案建设,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嵌入式监督。常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专题教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聚焦中国特高院校建设,推动高阶高质量发展
6.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成立学校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江苏省卓越院校建设为契机,围绕产业、行业、地方发展需求,持续做好专业(群)结构优化调整。以现代职教社区为统领,实施专业集群、课程重组,打造国内领先建设类高水平专业群,统筹推进各学院协调发展,打好专业建设的组合拳,在继续保持建筑大类专业优势的同时,加快交通、制造、信电三类工科专业发展,提升现代文化创意类专业。加强教学诊断与改进,推进国际范式专业建设改革,制定中国特色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系列标准。按专业集群统一调配,有效集聚共享实训基地,产学研训创一体化推进新建实验实训室建设,促进实践教学条件功能区的形成与完善,建成智慧建造、智慧交通两个省产教融合平台,回迁并数字化建筑技术馆,建成大学生工程素养中心、VR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建筑安全体验中心,服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社区新形态。
7.扎实推进专业课程建设。重点推进教学团队、钢结构专业教学资源库、第三批在线开放课程、省重点教材等项目建设与验收工作。建设若干个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90门金课,建设50部立体化、活页化教材,建成8个开放共享、立体化的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加快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保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满意度。适应国家建筑类教育资历框架,稳步开展“X”证书认证评价,10个专业获得证书认证试点,分步筹建国家建筑类学分银行,完善学分制度实施。
8.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社区,积极对接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态势,按照专业归属,探索以群建院的试点工作。推行工学交替、弹性学制改革,探索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衔接和融合。依托各类培训基地的培训项目和“1+X”证书,开展职业培训。扩大中高职衔接专业范围,协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等多元主体,联动培养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通道。遴选优势专业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三、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9.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教授、博士“新双百”计划,通过校本培养、柔性引进和校企合作等渠道加大教授、博士、产业教授和江苏工匠的引进与培养力度,持续提高正高职称、博士的比例。打造2支创新教学团队,培育和引进4名左右行业有权威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20名技术技能大师,聘请20名兼职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和大师名匠。实施“师德铸魂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考核,完善教师个人诚信档案。修订教师下现场锻炼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利用假期赴企业一线实践,所有专业课教师每年到现场或实训基地实训一个月以上。成立教师发展学院,加强教师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深化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升级“双师提升工程”。实施教学创新团队、混编团队建设。实施新的职称评审办法,开展第三轮岗位设置及分级聘用工作。
10.稳步开展招生就业工作。完善招生、人才培养、就业服务相衔接的联动工作机制,坚持“走进中学、走向省外”原则,坚持守住政策底线,阳光招生、规范招生,高质量招生,成立教授招生宣讲团,以“确定生源片区,二级学院牵头为主,实施绩效考核”的工作思路,探索构建招生宣传与中学职业指导长效机制。实施“卓越蓝领培养计划”,实现应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推进“苏北地区中学职业生涯指导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加强苏北地区生源中学基地建设。完善“智慧就业平台”,实现“校园招聘、就业指导”线上线下联动,建立毕业生就创业意愿信息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做好学生应征入伍工作,提高学生转本、接本比例,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和监测,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11.合力助推学生成长发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全过程育人理念,持续开展“信仰公开课”等主题教育,强化学生思想引导。创新学生工作内涵发展,进一步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制订大学生主题教育大纲,推进主题教育课程化改革。全面落实《大学生全面发展规划考核实施办法》,探索大学生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工作机制。推进学生资助工作提档升级,注重资助育人成效发挥,充分保障资助政策落实。大力实施学生创新发展“素质提升工程”,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广泛开展学生素质各类竞赛与学术活动,扎实推进社会实践工作,推进第二课堂建设,打造特色精品社团活动,巩固文化育人成果。建立煤炭文化、建筑文化教育基地,指导学生参与工法、创造,通过劳动教育引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建好用好校园公共文化阵地,结合校园八景讲述学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楼一园的故事,把爱国教育和爱校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四、着力打造社会服务高地,扩大开放办学格局
12.全力推进科研提档加速。及时跟踪国家高职教育政策和理论信息,提高科研服务水平。牵头组建徐州职业教育联盟,成立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举办首届职业教育改革博士论坛,打造高水平学术研究平台。做好各类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充分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平台,培育打造一批高水平科研项目,重点支持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积极组织申报省部级、市级科研等各类优秀成果奖。在校级应用技术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现代化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进一步整合学校优势科研资源,成立技术转移分中心,培养职业经理人,提高成果转化率。实施“资源共享共生计划”,实现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500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200万元,技术交易到款额150万元。加强平台绩效管理,促进协同创新中心转型升级。创新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学报办刊质量,更好满足科研需求。
13.大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积极争取江苏省职业教育建设行业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打造多功能一体化技术创新平台,升级学校技术转移中心为建筑行业技术成果推广与转化服务大厅,扶持创业人才,引进创业项目或企业,建立企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建成中小微企业星级公众服务平台,培养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深度挖掘大学科技园的社会服务能力,开展江苏特级企业大走访、广合作、走出去、引进来工程,形成科技平台群团效应,加大对企业的技术服务,推动形成新的科技高地。引导园区企业参与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鼓励园区企业和二级学院联合申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园区企业和二级学院对接、与专业教师对接,服务二级学院人才培养。建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组建区域领先的绿色建筑科技创新团队,建成建筑产业技能研究中心。建成VR体验中心、“虚拟工厂”,开展对外培训,培养产业工人,构建“分布式”职业教育培训联盟,实现非学历教育培训到款额3000万元。融入行业企业发展,抓住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技术引领,融入人才培养,实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目标。服务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退役军人技术技能培训,构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框架。
14.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高水平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海外合作办学优秀成果,推进东盟国家生源基地建设。继续扩大海外留学生规模,强化留学生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健全留学生教学质量保障监控评价体系。搭建国际协同育人综合平台,大力实施“郑和计划”,培养国际人才,输出中国特色标准。与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实现专业群和国际标杆院校对接,输出专业群人才能力标准和专业标准。开发“海外项目工程师”课程国际标准,实施“来华学习优才计划”“境外学习卓越计划”“汉语国际教育金课行动”,为老挝教育部和印尼教育部培训职教领军人才。稳步推进教师出国研修工作,建设教师海外工作站,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推动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跨国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筹备召开“一带一路”国家和院校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国际会议,推动建筑职教集团、建筑装饰专业联盟及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化进程。
五、强化内部治理体系管理,支撑事业协调发展
15.优化资金收支结构效益。加强预算管理,优先保证内涵发展、师资培养、高水平人才培养引进、民生保障、党建工作等方面经费投入,启动大学生公寓新建筹备工作,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开展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加强资产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国有资产盘点清查力度。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开展学校财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对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招标、经营性资产招租等工作进行审计监督。
16.努力提升内部治理成效。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实施“机制创新工程”,推进管理型治理向服务型治理转变,促进“双高”建设高效运行。分层分类推进制度修订,逐步形成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成立并完善学术委员会学术决策作用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领导接待日、教师座谈会、书记面对面等渠道,征集师生员工意见。不断完善学校“两代会”制度,继续推进二级教代会的召开。升级理事会监督功能,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系改革,激活培优二级学院内生动力,形成多类型发展格局。用好用活校友资源,助力学校事业发展。积极落实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全面谋划“十四五”学校发展规划。
17.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开展学校信息化升级建设,集中精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动网络基础设施改造与完善,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万物联网平台建设,建立职教大数据存储标准,建成大数据中心,启动校务工作流程化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平台,打造10个校园大数据应用,为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完善办公流程开发,初步建成移动身份认证和移动门户。发挥数据分析效能,为管理、教学、科研提供决策支持,为新专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效率。以“信息技术+”推进专业升级,建设智慧职教示范社区,打造智能学习环境。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建立线上线下培训中心和企业资源中心,加强教二楼改造,建成智慧课栈,智慧学习厅,智慧探究型、研讨型教室。
六、深入推进美好校园建设,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18.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对教职工合唱团、旗袍队、书画摄影协会等职工文化团体的管理支持力度,进一步活跃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创新典礼表彰、文艺晚会、节庆活动等文化载体,营造积极向上、凝心聚力、健康高雅、向善尚美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好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工作,关心支持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做好宗教督查整改工作。聚焦女性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开展“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系列行动。继续深化学校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推进优质化建设。关心落实离退休老同志生活待遇保障,切实为老同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9.改善师生工作生活环境。深化后勤管理服务创新,持续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完善数字化后勤服务大厅,加快推进智慧后勤、精致后勤、人文后勤建设。加强食堂监督检查管理,稳定食堂餐饮价格,提供品种丰富、营养健康的饮食服务,提升服务师生水平。加强用电、饮用水安全管理,确保全校水电暖安全运行。加强水电节约管理和老旧水暖管网维修改造,切实降低能源消耗。修编校园总体规划,加强校园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校园美化、绿化水平。积极推进新建学生公寓建设,加快公寓智能化改造,改善学生居住条件。严格执行学校教职工住房管理规定,持续做好到期周转房的清理工作。
20.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全面加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各项安全管控工作,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利用校园110智慧平台,着力提升安保管理水平,强化校园治安防控。完成校园智慧消防系统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校园安全技防工作智能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严格学生校内骑(乘)摩托车、电瓶车的管理,严控无牌和送外卖电瓶车进入校园,确保校园交通安全。加强学生教育引导,有效遏制网络、通讯等各类诈骗和校园贷等违法犯罪对学生的不法侵害,切实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